优化网格机制,提升治理效能
深化“1+X+N”网格化工作模式,吸纳361名热心居民、在职党员等担任兼职网格员,建立文化驿站、物业代办点、暖心小屋共28处,不断壮大完善服务群众的人员力量和硬件设施。充分发挥苏木镇党委牵头作用,切实贯彻“五个到位”(网格设置、人员配备、待遇保障、实体运行、责任落实)工作,推动社区“两委”成员、社区工作者、网格员、志愿者等人员力量不断深入网格一线。秉持精细化治理原则,在原有网格基础上以居民小区、平房区和商务楼宇为单位细分141个微网格,打造“党建+微网格”治理品牌,部署安排96个旗直机关事业单位包联微网格,建立包联责任清单,将更多力量沉在基层、聚在社区,实现党建“一子落”、治理“满盘活”。
健全群众组织,凝聚自治力量
聚焦小区物业公司入驻率偏低的实际问题,主动延伸管理触角,以居民小区为单位组建党员牵头参与的“红色业委会”,通过会议动员、印发通知等方式,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、离退休党员、社区志愿者等积极参与组建工作,建强“红色业委会”这一桥梁,畅通社区与群众之间的联系。通过公示“红色业委会”成员、包片民警等人员的工作职责,压实各级各类主体责任,推动小区治理问题及群众困难及时高效解决,为党建引领社区服务注入新活力,持续提升群众自治能力。目前共组建“红色业委会”96个。
拓宽服务广度,提升服务温度
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“三项清单”机制及联建单位“双进双服务”活动,动员党员干部深入社区认领居民“微心愿”,与老党员、困难群众“结对认亲”,今年以来,共认领居民微心愿174个,解决社区实际困难111件,“结对认亲”265对,开展走访慰问、送学上门等志愿活动444次。面对复杂多变的疫情形势,在社区成立由包联单位、社区、卫健委、公安等单位党员组成的联合党支部121个,由小区居民党员组成的临时党支部127个,积极开展管控封控、全员核酸检测、入户登记排查、完善“四清”台账等工作,有效落实“八大员”职责,筑起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“红色屏障”。同时为居民解决生活物资配送、取药送药、协调帮助急症患者就医等涉疫诉求200余件,在共克时艰中确保服务“温度”。